2022年07月02日 星期六

海口中心在海平面驱动沉积物风化强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来源:地调局海口中心 作者:陈靓 发布时间:2025-09-03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海口中心”)联合海南大学南海海洋地质学团队在国际地学TOP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发表题为《Sediment provenance and weathering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and sea-level fluctuations over the past 140 kyr》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对14万年以来我国部分海域154GC岩心沉积物的物源及风化强度变化进行了评估,对前人的研究发现“冰期时深海沉积物风化强度更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提出了海平面与季风对沉积物风化强度的协同驱动模式,对理解地质历史时期海平面波动-气候变化-沉积物风化的耦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海洋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气候变化和海陆相互作用信息。本研究分析了我国南部某海域中的常微量元素,以识别其物质来源并探究其对过去14万年以来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主要来自台湾岛西南部和珠江,其相对贡献受冰期-间冰期海平面波动的影响。冰期,台湾岛和珠江对总陆源输入的贡献分别约为42%和58%;间冰期,分别约为52%和47%。东亚夏季风强烈影响着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海平面高于-50m时的沉积物中。相反,冰期增强的风化作用则归因于海平面低于-50m时的二次风化。本研究强调了海平面波动、气候变化和化学风化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对深海沉积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