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2日 星期六

海口中心在海岸线动态变化监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地调局海口中心 作者:李思政 发布时间:2025-06-19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海口中心”)惠州—汕尾项目组在海岸线多指标动态监测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成果以“Analysis of Shoreline Change in Huizhou–Shanwei Region (China) from 1990 to 2023”为题在期刊《Water》进行发表。

海岸线的变化反映了区域海陆边界动态演化的过程,是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惠州—汕尾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岸线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基于此,该研究利用ArcGIS软件和DSAS等插件,选取1990-2023年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并建立海岸线解译标志,进行目视解译,获取海岸线长度、形态、结构、变化速率等信息。此外,该研究采用分形维数进行了海岸线形态分析,突破了传统从长度变化分析的单一视角。最后,该研究对海岸线变化剧烈的区域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该区域的海岸线变化的驱动因素。

研究发现,在1990-2023年,海岸线的长度、人工化指数、分形维数均呈现增加态势。变化明显区域为大亚湾人工码头建设区、考洲洋、红海湾北部和河流入海口。从形状的角度来讲,海岸线的分形维数整体增大,表示海岸线的形状逐渐趋于复杂。研究指出,人口的快速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海岸带地表改造,大范围的城乡建设活动促使泥质岸线向人工岸线转变。

惠州—汕尾地区不同时期的海岸线位置;

(a)人工岸线变化显著区域;(b)考洲洋岸线变化;

(c)红海湾北部岸线变化;(d)河口岸线变化

2017年《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出台并指出“到2020年,全国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不包括海岛岸线)”。从该研究结果来看,该区域的自然岸线保有率始终在此标准之上。在海洋经济规模日益壮大的今天,该研究结果可作为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结合地方海岸带开发规划,共同推动该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