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2日 星期六

警示镜鉴·第十四期
——会所岂容藏交易,权钱勾兑触法纪

来源:地调局海口中心 作者:洪楠 发布时间:2025-07-30

基本案情

案例一:仙桃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党组副书记、副市长吴熙垚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违规组织用公款支付的宴请等问题。2023年11月,吴熙垚在位于武昌某小区带有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参加宴请,餐饮费用共计3786元由私营企业主承担;在某市驻汉办组织私人聚餐,餐饮费用共计7622元由该驻汉办承担;利用职权,先后2次将应由本人支付的餐饮费用9566元,由某私营企业主承担。吴熙垚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处理。

案例二:广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孙峰违规设立并出入高档娱乐会所问题。2014年6月,孙峰与多家企业合伙在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豪华别墅内设立高档娱乐会所,内有游泳池、桑拿房、休息室、餐厅、玉石展览厅、书画室等豪华娱乐设施。该会所不对外经营,仅供孙峰及会员使用,会员每人须缴纳1至3万元不等会费。孙峰每周2至3次前往该会所吃喝、打麻将、唱歌等。法院查明,孙峰收受人民币57万元及美金6000元,伙同妻子任珉收受人民币42万元;任珉收受人民币5万元。孙峰犯受贿罪,获刑三年半;其妻任珉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获刑一年四个月,缓刑二年。

警示剖析

上述案例涉及的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问题,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表现,也违反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零二条。党员干部本身应自觉接受组织和人民监督,却选择在这些隐蔽场所聚会,极易滋生各类腐败问题,如公款大吃大喝、高消费娱乐、利益勾兑、权色交易等,严重影响党风政风,继而影响社风民风。

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是指党员干部违规出入实行会员制、只有会员才能出入的会所或者不对外公开经营、不向公众开放、只对少数特定人开放的高档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美容健身等场所的行为。这类会所一般具备以下三种特征:一是专属性,即只向有会员资格的特定少数人开放,不向社会一般公众开放;二是私密性,私人会所外观上不挂牌、不明示,特意避开公众眼线,同一时间段只接待一拨客人,搞“一桌餐”;三是高档性,私人会所往往提供高档餐饮酒水,以及棋牌、按摩等娱乐服务,潜藏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究其问题根源:一是特权思想作祟。少数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自以为“高人一等”,搞排场、讲格调,将公权力异化成个人地位象征;二是监督存在盲区。通过私人会所的隐蔽性和高档性,实现物理隔离和身份过滤,形成奢靡享受和利益交换的封闭空间;三是甘受“围猎”腐蚀。私人会所本质是围猎干部的定制化场所,老板们通过会所搭建关系网,以“情感投资”名义实施“围猎”,最终转化为利益回报,达成“深度绑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坚决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违规出入私人会所进行吃喝玩乐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刹住了“会所中的歪风”,但“四风”问题积习甚久,一些党员干部依然贪图享乐,心存侥幸,思想上松懈麻痹,仍然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或具有私人会所性质的隐蔽场所搞吃喝聚会,罔顾党员形象,需要持续整治。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始终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干部职工深刻认识“会所中的歪风”的危害,管住嘴和腿,严守政治底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自觉抵制“围猎”腐蚀。中心纪委将做到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深挖细查违规出入私人会所问题线索,纠治不良歪风,筑牢“防火墙”,让“会所腐败”在中心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