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2日 星期六

河流入海口:咸淡水交汇的生命引擎

来源:地调局海口中心 作者:罗晨威 发布时间:2025-09-26

当奔流的河水与浩瀚的海水相遇,一场关于生命的奇迹正在悄然上演。这里不是战场,而是一个孕育无数生命的温暖摇篮。在江河与海洋的交汇处,存在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河口。河口是淡水与海水交融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地球上单位面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它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又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

独特环境:咸淡水交融的魔法区域

河口是河流的终章,也是海洋的序曲。当富含营养的淡水与矿物质丰富的海水在此相遇,物理和化学的魔法便开始生效。

河口与海湾

盐度的变化是河口最显著的特征。从河流上游的接近淡水,到河口外的完全海水,盐度呈现出梯度变化。这种梯度不是稳定的,它随着潮汐的涨落、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而不断移动。水体的分层现象是另一个奇妙特征。在有些河口,密度较小的淡水会浮在较重的海水之上,形成明显分层;而在混合强烈的河口,湍流会使水体充分混合,形成垂直均匀的结构。河水带来的大量泥沙、有机物和营养盐,在咸淡水相遇时由于电解质的变化而发生絮凝作用,微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沉降下来,形成了肥沃的泥滩和沙滩,为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生态价值:高生产力的自然奇迹

河口区域之所以被称为“生命引擎”,源于其惊人的生物生产力。这里的初级生产力甚至超过最肥沃的农田,支撑着复杂的食物网。

植物的庇护所——海涂

营养盐的富集是高生产力的基础。河流从流域内携带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河口区聚集,为浮游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粮”。这些微小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成为食物链的第一环。碎屑食物链在河口生态中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来自河流和沼泽的有机碎屑被细菌分解,随后被贝类、蠕虫等底栖生物取食,这些生物又成为鱼类和鸟类的饵料,从而将能量输送到更高的营养级。河口为众多生物提供了育幼场所。这里复杂的地形(如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和相对较少的捕食者,为许多经济鱼虾的幼体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托儿所”。

生态功能:自然生态工程师

河口区域的红树林与盐沼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生态工程师”,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作用。

红树林

盐沼

这些植被通过发达的根系网络有效减缓水流,促进悬浮泥沙沉降,每公顷红树林年促淤量达5-10厘米。同时,它们能固结沉积物,增强海岸稳定性,形成抵抗风暴潮的天然屏障。在净化水质方面,红树林和盐沼扮演着“自然肾脏”的角色,可吸收过量营养盐,富集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并通过根系微环境促进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这些生态系统还提供着重要的服务功能:作为高效碳汇,其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超过热带雨林;为众多动物提供栖息地和觅食场所,维持生物多样性;同时兼具海岸防护、渔业资源维护和生态旅游价值,是支撑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产。

人类影响:发展与保护的两难抉择

河口区域往往也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地带,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河口城市化

污染负荷是河口面临的主要威胁。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通过河流汇集到河口,导致富营养化、有害藻华和缺氧区形成,威胁生态系统健康。栖息地破坏改变了河口的自然功能。围填海、岸线硬化和航道疏浚等工程破坏了滩涂、沼泽等自然栖息地,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削弱了河口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过度捕捞破坏了河口的生态平衡。对经济鱼虾贝类的过度开发,特别是对幼体的捕捞,影响了种群补充能力,可能导致渔业资源的崩溃。

保护恢复: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沿海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海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记者,张茂 摄)

建立保护区是保护河口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通过划定关键区域,限制某些破坏性活动,可以为物种提供安全的栖息地,维护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减少污染输入需要从流域尺度进行管理。通过改进污水处理、推广生态农业和最佳管理实践,减少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改善河口水质。生态修复工程可以帮助恢复退化的河口生态系统。通过重新自然化岸线、重建湿地和恢复水文连通性,可以重新激发河口的生态功能,增强其抵抗力和恢复力。

海岸带区域调查

河口是地球上最具活力和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这个咸淡水交汇的区域,不仅是无数生命的孕育场,也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生态桥梁。当我们站在河口岸边,看着奔流的河水融入无垠的大海,或许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奇妙与壮丽。为了维持这份生命奇迹,我国对河口的生态保护工作十分重视。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在昌化江、万泉河和韩江等入海口开展了生态调查工作,为河口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地质支撑。保护河口,就是保护这个珍贵的生命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