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海口中心”)海南岛东南海域自然资源调查试点项目,在万宁小海-老爷海、陵水新村港-黎安港、三亚铁炉港等地完成近岸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工作。
海南省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岛内红树林种类齐全、分布广泛,科学地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本底及健康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更好地服务地方需求,工作开展前期,项目组在认真研读相关调查规范、充分总结前人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调查方案,编写施工设计,邀请专家指导把控,优化完善工作步骤,提升工作质效;工作开展过程中,项目组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克服调查区高温炙热、潮沟泥淖、虬枝交错、蚊虫叮咬等诸多挑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认真抓好每一个作业环节,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地完成了调查工作;调查结束,第一时间开展调查数据自互检及抽检质量把控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有效。
本次调查通过13个断面36个红树林样方的实地调查工作,获取了红树林植被、大型底栖动物、鸟类资源及沉积环境等一系列本底数据,查明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组成与分布、生物多样性情况及威胁因素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为调查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及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监测站选址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近岸生态系统调查是海洋自然资源调查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东南海域试点项目将持续开展调查区三大“蓝碳”生态系统调查工作。下一步,项目组将加强数据的分析研究,深入发掘成果亮点,推动项目目标高质量完成,为摸清近岸生物资源家底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