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极地”号破冰调查船从青岛海洋科学考察基地码头启航,开展2024/2025年度渤海冬季综合调查航次任务。本航次是“极地”号首次执行渤海冰区调查任务,预计持续一个月。
据了解,本航次集结了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部属相关单位、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等优势力量,在常规海冰调查基础上,延伸拓展空-天-海多维度立体的海洋-海冰-生态综合调查内容,共计13项调查任务,约180个观测测量站点,主要研究方向涵盖海冰观测与遥感技术研究、海冰物理力学空间特征分析、斑海豹繁殖区适宜性研究、海冰对浮游生物种群影响结构研究等。
根据北海局海冰卫星遥感、陆岸、无人机及联合调查结果显示,1月23日辽东湾浮冰外缘线离岸距离为19海里,黄海北部3海里,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较常年同期偏轻。根据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海冰预报结果综合分析,预计1月27日起受寒潮天气影响,冰情将出现明显发展,辽东湾浮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将快速增长至40海里以上。自然资源部北海区海洋预报台提醒辽东湾北部的油气开采、港口航运、养殖捕捞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抗冰准备,海岛居民提前准备好冰期物资。此次调查“极地”号将通过立体监测网和综合预报系统,及时为海冰灾害应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