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简称“海口中心”)海岸带生态系统团队在海洋科学前沿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发表以“Assessment of the community status of seagrass bed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in Wenchang, Hainan Island, China”为题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以海南岛东部文昌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影响海草床退化的主要因素,对海草床的保护恢复和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海草是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沿海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产力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随着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环境压力的加剧,全球范围内海草床的退化现象日益严重。其中,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海草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具有积极影响,而过高的营养盐含量和悬浮物质浓度则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海草的生长和发育。因此,探讨海草与环境特征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海草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具有重要意义。
文昌位于海南省东北部,海草资源丰富,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海草分布区。近年来,文昌海域海草床的生长状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海草退化现象逐渐显现。为了深入了解文昌海草床的生长现状和生态特征,分析影响海草床退化的主要因素,海口中心海岸带生态系统团队以海南岛东部文昌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基于文昌海草床群落特征的变化程度,对海草床的群落状况进行评估,并利用RDA分析查明影响该海草床群落状况的主控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文昌海域海草床的退化现象较严重,除了中部海草床群落状况较为稳定之外,南北两侧的海草床均为受损状态。RDA分析表明,温度、DO和COD是影响该区域海草生长指标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温度和DO为正向驱动,COD为负向驱动。此外,水体中营养盐的增加会对海草床产生负面影响。该研究结果不仅可以增强公众对海草床的重视,还能为海草床的保护恢复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该研究由海口中心海岸带生态系统团队符妙、符国伟等合作完成,得到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海澄文”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DD20230414,惠州-汕尾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DD20230415)的资助。